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热点精选

  • 0.6nm 精度破局!浙大“羲之”光刻机落地,国产高端芯片制造告别进口依赖

    0.6nm 精度破局!浙大“羲之”光刻机落地,国产高端芯片制造告别进口依赖

    10月27 日,浙江大学余杭量子研究院研发的首台国产商业化电子束光刻机 “羲之” 完成测试并进入应用阶段,这则消息不仅让国内半导体行业振奋,更在全球高端光刻机领域投下一枚 “重磅炸弹”。作为我国首台真正实现商业化适配的电子束光刻机,“羲之” 用 0.6nm 的定...

    发布时间:2025/10/30

  • 机器人AI落地:线路板柔性化与小型化的双重突破

    机器人AI落地:线路板柔性化与小型化的双重突破

    AI场景落地关键:线路板与元器件的小型化抗扰升级 北大模拟计算芯片在机器人、AI训练等场景的落地潜力,正推动线路板与元器件行业向“小型化+高抗扰”双方向升级方面,机器人等移动设备要求计算模组体积压缩;另一方面,复杂电磁环境需保障芯片24比特定点精度的稳定...

    发布时间:2025/10/29

  • 存算一体芯片破局:阻变存储器如何重构元器件产业

    存算一体芯片破局:阻变存储器如何重构元器件产业

    2025 年 10 月,北京大学团队研发的基于阻变存储器(RRAM)的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芯片震撼业界 ——128×128 矩阵求逆吞吐量较顶级 GPU 提升千倍的性能突破,不仅破解了模拟计算 “算不准” 的历史难题,更像一枚技术石子,在线路板与元器件行业激起从材料到工艺的升...

    发布时间:2025/10/29

  • AI 算力中心散热战:线路板与元器件的协同突围

    AI 算力中心散热战:线路板与元器件的协同突围

    千倍算力下的散热挑战:线路板与元器件的热管理革新 北大新型模拟计算芯片在实现千倍吞吐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功耗-高热量”的新问题——其每平方厘米功率密度突破50W,是传统GPU的3倍,这对线路板与元器件的热管理体系提出了颠覆性要求,推动行业从“被动散热”转...

    发布时间:2025/10/29

  • AI场景落地关键:元器件与线路板的协同适配革命

    AI场景落地关键:元器件与线路板的协同适配革命

    北大基于阻变存储器的模拟计算芯片,以千倍吞吐量、10-7量级误差的优势,为AI训练、机器人控制等场景提供了算力新方案。但芯片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离不开线路板与元器件的 “场景化适配”—— 从AI服务器的高密度部署到机器人的复杂工况,每一个应用场景都对电子基础...

    发布时间:2025/10/29

  • 元器件检测进入纳米时代,AFM 技术重构质量控制逻辑

    元器件检测进入纳米时代,AFM 技术重构质量控制逻辑

    北京大学团队研发的模拟矩阵计算芯片实现 10-7量级相对误差的突破性进展,不仅重新定义了模拟计算的精度边界,更向线路板与元器件行业的质量检测体系提出了颠覆性挑战。这款具备 24 比特定点精度的芯片,其每一个运算单元的性能偏差都可能放大为系统级误差,倒逼上游...

    发布时间:2025/10/29

  • 封装基板国产化再添 “助推器”,CPCA 新规破解高端材料卡脖子

    封装基板国产化再添 “助推器”,CPCA 新规破解高端材料卡脖子

    国内封装载板自给率不足15%的尴尬局面,即将因CPCA三项新规迎来转机。其中《封装基板用积层绝缘膜》标准的出台,首次明确了高端封装所需的低介电、低膨胀材料指标,为国产材料替代进口铺平了道路,与工信部的专项扶持形成政策与标准的“双重合力”。 封装基板是芯片...

    发布时间:2025/10/28

  • 车规与算力双重驱动,CPCA 标准勾勒 PCB 技术突围路线图

    车规与算力双重驱动,CPCA 标准勾勒 PCB 技术突围路线图

    当新能源汽车与AI算力成为电子产业的两大增长引擎,PCB技术升级却面临“方向模糊”的困境。CPCA适时发布的三项团体标准,不仅填补了中高端应用的标准空白,更清晰勾勒出PCB行业的技术突围路线图,为企业研发指明了精准方向。 新规的技术导向性在细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发布时间:2025/10/28

  • 车规级陶瓷基板有了 “中国标尺”,新能源汽车散热难题迎刃而解

    车规级陶瓷基板有了 “中国标尺”,新能源汽车散热难题迎刃而解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小型化的呼声中,陶瓷基板的可靠性一直缺乏统一规范——某车企曾因不同供应商的氮化硅基板散热性能差异,导致功率模块故障率高达3%。CPCA即将发布的《活性金属钎焊氮化硅陶瓷基板可靠性要求》,终于为车规级应用立下“统一规矩”,让山东天岳等企...

    发布时间:2025/10/28

  • PCB产业告别 “各自为战”,CPCA标准构建协同新生态

    PCB产业告别 “各自为战”,CPCA标准构建协同新生态

    “同样是高密度PCB,甲厂说能做0.1mm线宽,乙厂说0.08mm也能做,实际良率却天差地别。” 这种行业乱象即将终结 ——CPCA 即将发布的三项团体标准,通过统一技术指标与检测方法,正在破解PCB产业链长期存在的“标准孤岛”问题,推动产业从分散竞争走向协同发展。 此前...

    发布时间: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