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热点精选

  • 客户定制PCBA的需求转化技巧

    客户定制PCBA的需求转化技巧

    在实际的电子制造过程中,将客户对PCBA的定制需求有效转化为可执行的生产文件和流程,是决定交付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一环。许多工程师在面对客户提供的模糊、非标准或不断变化的需求时,往往会出现信息传递断层、设计误差甚至项目延期等问题。 以我们近期在协助客户定制...

    发布时间:2025/4/19

  • 实验室到量产的 PCBA 可靠性验证路径

    实验室到量产的 PCBA 可靠性验证路径

    在电子产品从实验室迈向量产的进程中,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可靠性验证至关重要。它如同精密仪器的校准,是保障产品质量与稳定性的关键环节。从实验室的雏形到量产的规模化生产,PCBA 要经历重重考验。最初,在设计阶段,就需运用 DFM(Design fo...

    发布时间:2025/4/19

  • PCBA工艺变更管理的实施案例

    PCBA工艺变更管理的实施案例

    在电子制造行业,PCBA(印制电路板组装)工艺的变更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分享PCBA工艺变更管理的实施经验,希望能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案例背景某电子产品制造商主要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其PCBA生产流...

    发布时间:2025/4/19

  • 如何建立PCBA工艺知识库的经验分享

    如何建立PCBA工艺知识库的经验分享

    在电子制造领域,PCBA工艺知识的系统化管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捷多邦技术团队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可落地的知识库建设方法,本文将分享其中的关键经验。 一、知识库的底层架构设计传统PCBA工艺知识往往分散在工程师的笔记、邮件或口头沟通中,捷多邦...

    发布时间:2025/4/19

  • 跨学科团队协作如何提升PCBA研发效率——以捷多邦实践为例

    跨学科团队协作如何提升PCBA研发效率——以捷多邦实践为例

    在PCBA(印制电路板组装)研发过程中,跨学科团队协作已成为提升效率的关键。随着电子产品复杂度提高,单纯依赖硬件或软件工程师的单兵作战模式已无法满足快速迭代的需求。捷多邦在近年来的项目实践中发现,通过优化团队协作模式,研发周期可缩短20%以上。 1. 打破部...

    发布时间:2025/4/19

  • 海外PCBA代工合作的注意事项

    海外PCBA代工合作的注意事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 PCBA(印刷电路板组装)业务外包给海外的代工厂。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和挑战。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分享一些海外 PCBA 代工合作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规避风险,...

    发布时间:2025/4/19

  • 从 NPI 到量产:PCBA 项目管控要点

    从 NPI 到量产:PCBA 项目管控要点

    在 PCBA 项目中,从新产品导入(NPI)到实现量产,这一过程充满挑战,每一个环节的管控都至关重要。NPI 阶段是项目的起始关键期。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设计审查,确保电路板设计符合生产要求。捷多邦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其专业团队会细致检查线路布局、元件选型等,降...

    发布时间:2025/4/19

  • PCBA工程师的10年工艺问题处理笔记

    PCBA工程师的10年工艺问题处理笔记

    在过去十年中,作为一名专注于PCBA工艺的工程师,我遇到了无数难题,从焊接不良、虚焊到PCB翘曲,再到高速信号完整性问题。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是一段值得记录和分享的经验。 一、焊接缺陷的“根治”之路焊接缺陷几乎是所有PCBA项目中最常见的问题。早年刚入行时,我...

    发布时间:2025/4/19

  • 光电子PCBA的集成化制造挑战

    光电子PCBA的集成化制造挑战

    随着光通信、激光雷达、消费电子和医疗设备的迅猛发展,光电子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应用浪潮。在这一浪潮中,光电子PCBA作为关键的载体,正面临一系列集成化制造的挑战。 一、从传统电路到光电混合集成传统PCBA主要聚焦电信号的处理和传输,但光电子PCBA则需要在极为...

    发布时间:2025/4/18

  • 数字孪生如何优化PCBA设计?一线工程师的实战解析

    数字孪生如何优化PCBA设计?一线工程师的实战解析

    数字孪生技术在PCBA仿真中的应用在电子制造领域,PCBA(印制电路板组件)的设计与生产一直是复杂且容错率极低的环节。传统仿真工具虽能解决部分问题,但面对多物理场耦合、工艺波动等现实挑战时,往往力不从心。近年来,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的成熟为这一领...

    发布时间:202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