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常态化运营,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进入 “快响应” 时代 —— 卫星从研制到发射的周期已从 2 年压缩至 6 个月,这对电子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提出极致要求。航天级 PCB 企业通过柔性生产体系,成为供应链提速的关键枢纽。 以往进口航天级 PCB 的交付周...
发布时间:2025/10/22
低轨卫星的核心价值在于全球通信覆盖,而国家航天局展示的银河航天低轨卫星实时回传技术,背后是高频PCB与集成电路的技术协同突破。随着5GATG空地互联需求激增,能承载太赫兹频段信号的航天级PCB成为刚需。传统FR4基材PCB在10GHz以上频段信号衰减率超50%,无法满足卫...
发布时间:2025/10/22
东方财富网披露的行业数据显示,我国宇航级芯片国产化率已从2020年的15%跃升至2025年的45%,而航天级PCB的国产替代进程正与芯片形成 “双轮驱动”。这一突破背后,是“芯片-PCB”协同创新体系的成熟。 长期以来,高端航天电子系统被 “进口芯片+进口PCB”的组合垄断...
发布时间:2025/10/22
国家航天局明确指出,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2.5万亿元,千帆星座、GW星座等巨型星座的持续升空,推动小卫星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卫星从“定制化研制”转向“流水线生产”的质变,首先倒逼航天级PCB(印制线路板)突破量产瓶颈。传统航天级PCB采用“一星一版...
发布时间:2025/10/22
“玉衡” 的突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光学芯片产业链成熟的缩影。从上游天通股份 6 英寸铌酸锂晶圆量产,到中游华为海思的工程化攻坚,再到下游埃科光电的设备转化,一条完整的创新生态链已初具规模。这种生态协同,正为 “芯片 - 线路板” 的深度融合孕育土壤。 ...
发布时间:2025/10/21
线路板行业的高端化转型,核心瓶颈之一在于材料技术的滞后。目前高频覆铜板用特种环氧树脂进口比例高达 62%,6μm 极薄铜箔缺口达 25%,而材料研发周期长达 18-24 个月,严重制约国产替代进程。“玉衡” 芯片的光谱分析能力,未来有望成为加速材料研发的 “导航工具...
发布时间:2025/10/21
“把实验室级光谱仪压缩至手机摄像头大小”——“玉衡” 芯片的微型化突破,正重构工业检测设备的设计逻辑。传统高分辨光谱仪重量超 20 公斤,需单独占用数平方米厂房,而 “玉衡” 仅 0.5 厘米厚的体积,使其可轻松嵌入小型检测模组,这与线路板行业 “设备小型化、...
发布时间:2025/10/21
“玉衡” 芯片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参数的突破,更在于其全链条自主创新构建的专利壁垒。团队已围绕铌酸锂材料应用、随机干涉掩膜设计、稀疏重建算法等核心环节申请 76 项发明专利,形成从基础原理到工程实现的完整保护网。这种专利优势,正为饱受高端设备 “卡脖子...
发布时间:2025/10/21
当清华大学方璐团队的“玉衡”芯片以原理样片形态登上《自然》封面时,全球光谱成像领域意识到:一场精度革命已在酝酿。这款仅2厘米见方的芯片,通过“光子调制 + 算法重建”的突破性架构,将光谱分辨率推至0.1埃米级别,相当于能捕捉原子级别的光线差异,较欧美现有...
发布时间:2025/10/21
2025 年 10 月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强化对华芯片出口限制,要求英伟达、AMD 等企业优先满足本土 AI 芯片需求,众议院更建议实施 45nm 及以下设备禁令,这一系列举措倒逼中国芯片产业加速自主化进程,而线路板作为芯片与终端产品的连接枢纽,正成为国产替代中的关键支撑...
发布时间: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