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线路板返修与修改要遵循的 IPC 标准

2025
10/20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很多人觉得返修只是“补焊”,但在IPC体系里,它是一个完整的受控过程。

IPC-7711/7721就是专门针对电子组件返修与修改的标准文件,它定义了从操作工具、温度曲线、修补材料,到修复次数限制的细则。

 

先说结论:不是所有的板都能修。

Class 3为例(航天、汽车、医疗类),标准明确要求——功能关键区域禁止返修,包括BGA底层焊点、微孔连接、金手指等。只要破坏一次原始结构,哪怕补得再好,也视为不合格。

 

其次,IPC还限定了返修次数:

焊盘脱落或走线断裂,可使用补铜片或导线修复,但同一区域不能重复修两次以上;

多层板的内层开路,只能使用“导通线+绝缘补强”方案,否则必须报废;

对于覆铜损伤,要求重新覆盖相同厚度的防焊层,并保证耐热260℃。

 

很多工厂口头说“能修”,但没形成标准化记录。

其实,IPC要求返修必须可追溯——包括操作者、工艺方法、使用材料、检测记录。

否则即使修好了,从审计角度看依然是“失控修复”。

 

最容易忽视的是:修改(modification)≠返修(rework)。

返修是为恢复原设计性能,修改是为改变设计。后者必须经客户批准,否则属于违规操作。

像常见的“飞线”“补接电容”“改接GND”都算修改行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