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捷多邦厚铜板质量控制方法全解

2025
08/19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一、原材料入厂的精密筛查

厚铜板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始于原材料。铜箔需通过三维轮廓仪检测表面粗糙度,3oz 铜箔 Ra 值需稳定在 0.3-0.5μm6oz 及以上规格允许放宽至 0.6-0.8μm,但不得出现超过 1μm 的凸起。基材树脂含量需采用热重分析法(TGA)验证,确保在 200℃下失重率≤0.5%,且玻璃纤维布的经纬密度偏差控制在 ±2 /inch 内。

 

对于粘结片,需进行动态粘度测试,171℃下粘度值需在 500-1500poise 区间,同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固化度,未固化部分应≤5%,避免压合后出现分层隐患。每批次原材料需抽取 3% 样本进行耐浸焊性测试,288℃锡浴中浸泡 10 秒后,铜箔剥离强度衰减率不得超过 10%

 

二、制程环节的实时质量监控

蚀刻工序采用在线 AOI+X 射线测厚组合监测,蚀刻后线路的线宽精度需控制在 ±0.02mm,铜厚均匀性偏差≤5%。通过建立蚀刻因子数据库,当监测到侧蚀量超过 30μm 时,系统自动调整蚀刻液温度与喷淋压力,确保蚀刻因子稳定在 3:1 以上。

 

压合过程引入红外热像仪实时记录层间温度场,上下表层温差需3℃,压力分布均匀性通过压力传感器阵列验证,每平方厘米压力波动不超过 ±0.1MPa。压合后的基板需在 24 小时内进行超声波扫描,任何直径≥0.2mm 的气泡都判定为不合格,且分层面积不得超过总表面积的 0.01%

 

电镀环节采用库仑计精准控制镀层厚度,同时通过霍尔槽试验监控电镀液性能,每周更换 5% 的镀液并补充添加剂,确保镀层的延展性达标 —— 弯曲测试中,180° 弯折 10 次不得出现裂纹,且镀层纯度需通过辉光放电光谱仪(GDS)验证,铜含量≥99.95%

 

三、成品检测的多维度验证

成品厚铜板需通过冷热冲击测试,-40℃至 125℃循环 500 次后,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常态下≥1012Ω,湿热环境(85/85% RH)中≥101?Ω。对于大电流应用产品,需进行温升测试,在额定电流下持续运行 2 小时,表面最高温度不得超过设计值 10℃。

 

机械性能验证包括三点弯曲测试,挠度达到 1.5mm 时不得出现基材断裂,且铜箔与基材的剥离强度需≥1.8N/mm。最终出厂前,每块厚铜板需附带质量追溯二维码,包含原材料批次、关键工艺参数、检测数据等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质量问题的精准溯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