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PCB 内层缺陷能不能接受?IPC 标准里的规定

2025
10/17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PCB 内层的缺陷是隐藏性最强、争议也最多的部分。因为无法直接肉眼观察,判断时通常要依赖 IPC-A-600 中的“内层可接受性”章节。

 

标准将常见内层问题分为几类:导线断裂、短路、腐蚀、异物、分层、树脂空洞、残胶等。

Class 3 产品几乎不允许任何电性缺陷;而 Class 2 在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可接受轻微瑕疵。

 

举例来说:

导线断裂、短路:一律不合格;

非导电区针孔、微小异物:只要未触及导线,可接受;

树脂分层或空洞:若未延伸至铜面、未影响粘结力,可放行;

蚀穿或腐蚀边缘:在 Class 3 中全部判 NG

 

检测手段以金相切片和 X-ray 为主,部分高密度板还会用超声扫描来确认分层。值得注意的是,IPC 强调“缺陷的功能影响”比外观更重要:只要导电路径、电气性能不受影响,就不算失效。

 

工程师在判定时常用一个原则——“缺陷不触及导体边界”。若瑕疵完全位于绝缘区域,且未扩散,便可按标准放行。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切片报告显示有轻微空洞,仍被评为“合格”的原因。IPC 的核心逻辑是保证可靠性,而非追求“完美外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