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捷多邦工艺解答:电镀填孔加工失败的典型案例

2025
09/08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一、引言

电镀填孔工艺虽然在高密度互连(HDI)和 BGA 焊盘填孔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其涉及电流分布、药液扩散、孔内流体动力学等多个变量,失败案例并不少见。以下结合典型失效模式,分析其成因与应对策略。

 

二、典型失败案例

孔内空洞(Void

现象:X-Ray 检测中可见孔中心存在未填充的空隙。

原因:

前处理不彻底,孔内残留钻污或气泡。

电镀初期电流过大,导致孔口快速沉积而孔底填充不足。

后果:导通路径不完整,长期工作下易出现开路。

 

填充不完全

现象:孔内铜沉积不足,孔底留有残余空间。

原因:

孔径过小、深径比过大,导致药液扩散受限。

电镀时间不足或添加剂分布不均。

后果:叠层结构中盲孔失效,影响可靠性。

 

厚度不均(口厚底薄)

现象:孔口镀层明显隆起,而孔底沉积不足。

原因:

电流密度集中在孔口区域。

搅拌或喷淋不足,药液在孔底流动性差。

后果:表面不平整,影响焊接和阻焊覆盖。

 

表面凹陷或鼓包

现象:填孔后焊盘表面出现塌陷或凸起。

原因:

添加剂控制不稳定,沉积速率失衡。

过度电镀导致表面堆积。

后果:影响 BGA 焊球贴装,易产生虚焊或短路。

 

裂纹与分层

现象:孔壁或填充层与基材剥离,形成裂缝。

原因:

镀层结晶粗大,内部应力过高。

热循环过程中膨胀系数不匹配。

后果:多层板在回流焊或长期服役中失效。

 

三、失败背后的共性原因

前处理不足:孔壁残留杂质或气泡是最常见诱因。

工艺窗口窄:电流密度、添加剂浓度稍有偏差就会失控。

流体动力学问题:药液在深孔内循环受阻,导致沉积不均。

设计挑战:过高的深径比或过小的孔径,超出工艺极限。

 

四、工艺优化建议

采用 等离子清洗 + 真空脱泡,提升前处理质量。

应用 脉冲电镀,改善孔内外电流分布。

通过 药液在线监控,稳定添加剂浓度。

优化 板材设计,避免过度挑战深径比极限。

加强 过程检测,利用 X-Ray、切片等手段早期发现缺陷。

 

电镀填孔失败的案例看似多样,但本质上集中在孔内沉积不均、药液扩散受限、工艺参数失控这三类问题。通过工艺优化和过程控制,不仅可以降低不良率,还能显著提升高密度 PCB 的长期可靠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