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为什么有些台阶板容易分层?常见原因分析

2025
08/29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台阶板(Stepped PCB)在高密度互连与先进封装应用中越来越常见。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局部厚度差异明显,在制造与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层问题。这不仅影响机械强度,还可能导致信号失真、可靠性下降。理解分层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在设计和工艺环节做好预防。

 

常见分层原因分析

1. 材料因素

树脂流动不足:台阶区域局部厚度差异大,树脂在压合时填充不均,导致空隙形成,后续易分层。

基材选择不当:低Tg或吸水率高的基材,在多次热循环中容易失效。

铜箔与介质粘结性差:若粗化处理不到位,铜与介质界面结合力不足,热应力下易脱离。

 

2. 压合工艺问题

压力控制不均:多次分区压合中,如果压力分布不均匀,会造成台阶区域受力不一致,留下隐患。

加热速率过快:过快升温导致树脂流动不足,无法完全浸润玻纤布。

排气不充分:压合过程未有效排除气体或溶剂残留,形成微空洞,后续易扩展为分层。

 

3. 机械加工应力

铣削与钻孔应力集中:台阶边缘位置在铣削或钻孔时承受额外机械应力,若树脂固化不充分,极易出现分层。

激光去除不均:激光加工台阶时,能量控制不当会导致局部过热,破坏树脂与玻纤的结合。

 

4. 热应力与使用环境

回流焊高温冲击:在多次回流焊循环下,台阶区域因厚度差异而产生热膨胀不匹配,易发生分层。

潮湿环境影响:吸湿后的板材在高温焊接中水汽迅速膨胀,推动分层形成。

长期温度循环:航空航天和汽车电子等应用中,冷热冲击加速层间界面的疲劳与剥离。

 

预防与改善措施

选材优化:选择高Tg、低吸水率的树脂体系,确保铜箔表面处理工艺到位。

压合工艺控制:合理设定升温曲线、真空排气时间与压力分布,避免内部气体残留。

结构设计优化:在台阶过渡区域增加过渡层或采用特殊玻纤布,提高粘结强度。

后加工保护:钻孔与铣削时采用多段进刀、降低应力,激光能量需严格控制。

可靠性验证:通过热循环测试、HAST(高加速寿命测试)等手段评估分层风险,提前修正工艺参数。

 

台阶板分层的根源通常来自材料特性、压合工艺、机械应力及环境应力的综合作用。只有在设计阶段合理考量材料性能,并在制造环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才能有效降低分层风险,从而保障高密度电路板的长期可靠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