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做台阶板时厚度差怎么控制才不出问题?

2025
08/29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台阶板是一种在同一电路板上实现不同厚度区域的特殊PCB结构。常见的设计场景是在连接器、金手指区域或局部需要降低高度的器件区域,通过局部减薄形成“阶梯”效果。其核心结构特征是局部厚度小于整体厚度,而材料依然保持FR4、高速基材或混压结构的完整性。台阶高度差一般在0.1~0.3mm之间,对厚度公差的要求非常严格。

 

厚度差控制的关键工艺流程

分区压合

通过在不同区域设计不同层压方式,使板材在局部形成厚度差。这要求在叠层设计阶段就要明确不同区域的压合层数和填充材料。 

局部铣削或磨削

利用CNC铣槽或磨削设备对局部区域进行控深加工。深度控制精度直接决定了台阶位置的尺寸公差,一般要求在±30μm以内。

电镀与图形转移

在厚薄不同的区域,铜箔需要保持连续性,避免因台阶位置过渡不良而形成死角或电镀不均。 

阻焊与表面处理

由于台阶结构会造成油墨流动性差,阻焊厚度需重点关注;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有沉金、OSP、电镀镍金等,需要兼顾不同厚度区域的均匀性。

 

厚度差控制的难点与解决思路

难点1:公差积累

在多次压合和铣削工序中,容易因累积误差导致局部厚度不均。解决方法是采用激光测厚在线监控,并在设计阶段增加公差缓冲。 

难点2:铜箔残留或暴露

如果局部铣削过深,可能导致铜箔外露;过浅则无法满足器件高度要求。工艺上通常采用CNC控深加工+显微检测来保证精度。 

难点3:板材强度下降

减薄区域容易导致机械强度不足,特别是连接器反复插拔时。工程师常通过优化台阶位置、增加过孔分布来分散应力。

 

随着高速和小型化趋势加快,台阶板的厚度控制要求更加严格。行业正在向以下方向发展:

更高精度的控深加工:CNC与激光复合工艺成为主流。

多材料混压:结合FR4与高速材料,实现低损耗与机械稳定性兼顾。

智能检测:在线三维测量与自动化缺陷识别逐渐普及,提高良率。

 

总结:台阶板厚度差控制是工艺中的核心难点,涉及材料选择、压合设计、控深加工和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只有在设计和制造环节同时兼顾,才能保证最终产品满足装配和电气性能要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