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国产铝基材料崛起,对终端厂商意味着什么?

2025
05/28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近年来,国产铝基材料在导热、机械强度及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显著突破,逐渐成为电子散热、PCB基板等领域的重要选择。对于终端厂商而言,这一趋势不仅意味着供应链的优化,更可能带来设计思路的革新。本文将从技术角度解析铝基材料的优势、应用挑战及行业影响。

 

1. 铝基材料的核心优势

铝基材料(如铝基板、铝散热片)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依赖以下特性:

高导热性:铝的导热系数(~200 W/m·K)远高于FR4等传统基板材料,适合高功率器件散热。

轻量化:密度低(2.7 g/cm3),可减轻终端产品重量,适合便携设备。

成本可控:国产化后,铝基材料价格较铜基或陶瓷基材料更具竞争力。

 

2. 设计中的技术挑战

尽管优势明显,铝基材料的应用仍需解决以下问题:

热膨胀系数(CTE)匹配:铝与半导体材料(如硅)的CTE差异较大,长期热循环可能导致焊接点疲劳。工程师需通过中间层(如绝缘介质)缓解应力。

绝缘处理:铝基板需通过阳极氧化或覆铜工艺实现电气隔离,工艺稳定性直接影响可靠性。

加工精度:铝的机械强度较低,钻孔、切割时易产生毛刺,需优化刀具参数。

 

3. 典型应用场景

LED照明:铝基PCB可快速导出芯片热量,延长灯具寿命。

电源模块:用于MOSFETIGBT的散热基板,降低温升10-15℃。

5G基站:AAU(有源天线单元)中铝散热器替代铜,平衡性能与成本。

 

4. 行业趋势与工程师建议

随着国产铝基材料工艺成熟,终端厂商可关注:

供应链本地化:减少进口依赖,缩短交货周期。

仿真驱动设计:利用热仿真工具(如ANSYS Icepak)提前验证铝基方案。

多材料融合:铝-铜复合结构或表面镀层技术可能成为下一代解决方案。

 

国产铝基材料的崛起,为电子工程师提供了更高性价比的散热选择,但也要求更精细的设计与验证。未来,随着工艺进步,其应用边界或进一步扩展至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