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散热膏厚度怎么控制才合理?

2025
09/26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很多新手在用散热膏时会问:到底该涂多厚?有人怕不够导热,直接糊上一层厚膏;有人担心影响贴合,只敢薄薄一点。其实这两个极端都不对。

 

散热膏的本质作用是填补芯片和散热片之间的微小间隙。芯片和金属底座表面看似平整,其实在显微镜下布满凹凸,直接贴合会留下大量空气,而空气的导热系数极差。散热膏要做的,就是替代空气,形成更好的导热通道。

 

如果膏太厚,会出现两个问题:

热阻反而变大 —— 散热膏的导热率再高,也比不上纯铜、纯铝。厚度一旦超标,芯片和散热片之间就被“隔”开了。

溢出污染 —— 尤其在功率器件或细间距封装周围,膏体溢出可能造成焊点污染,甚至引发绝缘不良。

 

反过来,如果膏太薄或者涂抹不均:

局部还是存在气隙,热量传不出去。

芯片不同区域温差大,容易产生热应力,缩短焊点寿命。

 

那合理的厚度到底是多少?经验告诉我们,刚好把表面微小间隙填满即可。在工程里常用的判断方法是: 

压紧散热片后,观察四周是否有少量溢出,说明覆盖全面;

拆下检查膏体分布,若芯片表面几乎被均匀覆盖,没有明显空白或堆积,就算合格。


一些厂线会用丝网印刷、点胶机来控制厚度,能把膏体维持在几十微米的范围内。对手工操作来说,关键是均匀涂布散热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均匀越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