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镀填孔良率问题的普遍性
在PCB制造中,电镀填孔属于高难度工艺。它不仅涉及电解反应、电流分布、溶液循环,还受孔径、深径比、板材特性影响。由于环节复杂,常见的良率问题主要表现为:
?孔内空洞
?填充不完全
?厚度不均
?表面凹陷或隆起
这些缺陷一旦出现,会导致导通不良、阻抗偏差,甚至出现热应力开裂,严重影响成品率。
二、常见良率问题与原因分析
孔内空洞
原因:清洗不彻底、气泡残留、电流密度不足。
后果:导通路径中断,长期使用中可靠性下降。
填充不完全
原因:电镀时间不足、药液扩散不良、深径比过高。
后果:孔底留有空隙,影响盲孔叠孔结构。
厚度不均
原因:电流集中在孔口,孔底铜层沉积不足。
后果:电气性能和散热性能不稳定,易产生局部热点。
表面缺陷
原因:添加剂控制不当,镀层流动性不足或过量堆积。
后果:表面不平整,后续阻焊或贴装工艺受影响。
三、避免良率问题的工艺对策
前处理优化
采用等离子清洗、真空脱泡,确保孔内无气泡或残渣。
孔壁处理彻底,去除钻污和氧化物。
电镀工艺改进
采用脉冲电镀或反向电镀技术,使电流分布更均匀。
控制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避免孔口过厚而孔底不足。
药液管理
定期监控光亮剂、整平剂和填孔添加剂的浓度。
通过搅拌或溶液循环,提高药液在孔内的扩散效率。
设计配合
控制深径比(Aspect Ratio),避免过高要求导致工艺不可控。
在设计资料中明确标注填孔要求,减少工艺歧义。
过程监控与检测
使用X-Ray检测确认孔内填充情况。
对关键工序进行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波动。
四、总结
电镀填孔的良率问题往往源于前处理不彻底、电流分布不均或工艺控制不稳定。通过优化清洗、电镀工艺、药液管理和过程检测,可以显著减少缺陷,提高良率。在高密度、高可靠性PCB制造中,只有确保电镀填孔的高良率,才能保证产品的长期稳定性与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