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捷多邦科普:热电分离板的可靠性测试要点

2025
08/19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热电分离板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高功率电子系统的寿命和稳定性。除了材料和结构选择,测试方法与工艺优化是保证热管理性能与电气安全的关键环节。

 

一、热循环可靠性

热循环测试模拟器件在通电和环境温度变化下的实际工作条件。核心原理是: 

不同材料层(铜、铝、陶瓷、环氧)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CTE),反复升降温会产生界面应力。 

测试通过循环升温与降温,观察导热通孔、焊点及层压界面是否出现裂纹或剥离。 

这种测试不仅验证材料匹配性,还可以评估热通道布局与绝缘介质厚度对散热效率的长期影响。

 

二、机械与振动可靠性

车载和工业应用中,热电分离板需承受振动、冲击及弯曲应力: 

高导热铜柱或金属化孔在振动下可能产生微裂纹,影响导热性能。 

通过机械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方法,可以识别薄弱工艺节点,优化铜柱直径、通孔间距及层压压力。

 

三、湿热与环境老化

湿度对绝缘介质性能影响显著: 

高湿环境下,环氧或陶瓷介质吸湿可能降低介电强度,影响电路安全。

湿热老化测试(85/85%RH)可评估长期耐湿能力,并验证导热性能是否下降。

 

四、焊接与回流可靠性

高功率器件在热电分离板上的焊接需要特别关注: 

回流焊温度曲线需兼顾电路层和散热层的导热差异,防止局部过热。

焊点疲劳测试可通过交变温度循环评估焊接可靠性,确保散热柱与器件焊盘的稳定接触。

 

五、热仿真与工艺优化

现代可靠性测试通常结合热仿真进行: 

通过有限元分析(FEA),可以预测热热点、界面应力分布、导热路径效率。

仿真结果指导绝缘层厚度、铜柱布局、基板材料选型,从源头提升可靠性,而不仅依赖后续测试发现问题。

 

六、趋势与拓展

随着功率密度提升与应用场景复杂化,可靠性测试正向多工况、联合测试发展:热循环+振动+湿热同步进行,配合高精度热仿真指导设计。此外,新型铜-陶瓷复合结构和薄绝缘高导热材料,使热电分离板在高功率LED、车规电子和光通信等领域的长期稳定性大幅提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