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捷多邦分享热电分离结构的设计与材料选型

2025
08/19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热电分离结构是一种将电路信号通路与散热通道物理分隔的PCB设计方式。其目标是在保持电气性能稳定的同时,大幅降低热阻,提升散热效率。这种结构的合理设计与材料选型,是确保产品可靠性和性能的核心环节。

 

一、核心设计思路

热电分离板通常采用多层结构:上层为信号走线层,中间为绝缘介质层,下层为高导热基板。关键点在于: 

热通道布局:高热源元件需与导热通道直接对位,减少热扩散路径。 

信号完整性:保证电路层与散热层之间有足够的电气隔离,避免寄生干扰。 

机械稳定性:结构需兼顾热膨胀系数(CTE)匹配,防止热循环导致分层或焊点开裂。

 

二、材料选型要点 

基板材料 

铝基:轻质、成本低、加工性好,导热系数约为200 W/m·K,适合中等功率应用。

铜基:导热性能极高(>380 W/m·K),适用于高功率LED模组、车规级功率模块。

陶瓷基(氧化铝、氮化铝):绝缘性能优异,尤其氮化铝导热系数可达170~230 W/m·K,适合高温、高绝缘需求场景。

绝缘介质

高导热环氧树脂:常见且成本适中,导热系数可达2~4 W/m·K

陶瓷介质层:热性能优异,但加工难度大,适合高端应用。

导热填充材料

铜柱、铜块直通设计可极大降低热阻,适合功率密度高的电源和车载应用。

 

三、加工与结构匹配 

层压工艺:需在高温高压下保证绝缘层与基板无气隙,以降低热阻。

钻孔精度:热通孔和信号通孔需分工艺处理,确保金属化均匀性与绝缘可靠性。

表面处理:沉金、无铅喷锡等需考虑材料兼容性,避免影响散热面平整度。

 

四、应用场景差异化设计 

LED照明:优先选择铝基+铜柱导热结构,降低热衰减。

大功率电源:厚铜+铜基板结构,提升载流与散热能力。

车载电子:氮化铝陶瓷基板+无铅焊接,耐热循环和高振动。

 

五、趋势展望

随着功率器件向高频、高密度发展,热电分离PCB的材料正向更高导热、更低热阻方向演进。铜-陶瓷复合基板、真空钎焊等新技术,将推动该结构在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光通信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