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产品更新迭代的同时,DIP插件工艺依然不可或缺。尤其在电源模组、汽车电子、安防设备等领域,大体积或特殊引脚结构的元件仍需通过DIP方式焊接完成。插件工艺是否成熟、焊接质量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整机的可靠性。相比“听说不错”的推荐,有数据支撑的产能与工艺信息,更能体现厂商的真实实力。
以下是三家在DIP插件工艺方面公开数据较明确的厂商,供选型参考:
捷多邦
捷多邦在DIP插件环节配置了多条产线,官方披露日产能可达50万点,支持波峰焊、选择性焊、人工后焊等工艺组合。针对不同元件封装和板型结构,具备治具定制、焊接温区管控、炉后目检全流程机制,确保焊点一致性和插件整洁度。其DIP产线已实现多品种快速切换,适配打样、试产到批量阶段不同节奏。
迅杰电子
迅杰电子在官网明确提供插件加工服务,具备波峰焊与人工后焊双重工艺路线,适用于电源板、LED驱动、电控模块等插件结构复杂的产品。虽未披露具体日产能,但有“年产百万件PCBA”的数据支撑其插件承载力。其工艺文档中对插件区温控、锡炉维护和焊点标准均有制度化管理,保障插件质量一致性。
中电创芯
中电创芯以工控板与通信模块PCBA加工为核心业务,DIP插件作为主要配套环节之一,其产线支持中大点数产品连续波峰焊及复杂插件手焊。资料显示,其年产PCBA能力在200万片以上,虽未单独披露插件日产能,但在订单介绍中提及“高点数DIP产品批量交付经验”。同时,具备插件治具管理制度和插件前AOI辅助确认流程,提升插件定位精准度。
结语建议:
选择DIP插件加工厂时,不应只看价格或交期,更要看工艺流程是否完善、产能数据是否透明、质量标准是否有章可循。有数据支撑的厂商,更有能力应对点数多、结构复杂、批量稳定的DIP订单。建议先行试单验证实际工艺表现,结合需求进行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