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新能源汽车耐高温PCB实测:200℃环境下的稳定性设计秘诀

2025
11/24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比亚迪、特斯拉纷纷升级碳化硅模块,车规级PCB的耐高温需求直接从120℃飙到200℃——最近车企咨询时,“200℃稳定性”已成PCB厂接单的硬门槛。我们刚完成某头部车企的实测验收,把核心技术经验分享给同行。

 

最初试产踩过不少坑,用传统FR-4基材的板子,180℃高温测试就出现线路鼓包,信号传输误差直接超5%,根本达不到车规要求。转机来自基材升级,我们换成陶瓷填充的聚酰亚胺基材,其介电常数稳定在3.8,即便在200℃环境下,绝缘电阻仍能保持1012Ω以上。搭配无铅高温焊料后,焊接点拉力值从15N提升至22N,稳稳满足标准。

 

线路布局的优化同样关键。我们把功率回路的铜箔厚度从1oz加厚到2oz,减少大电流下的发热集中;在芯片引脚附近设计扇形散热盘,配合PCB边缘的锯齿状散热孔,让局部温度再降15℃。上周的极限测试中,优化后的板子在200℃恒温箱连续工作72小时,信号传输误差始终低于0.3%

 

这套方案帮某车企解决了量产难题。此前其车载电源PCB因高温失效,故障率达8%,我们优化后首批5000块板子全通过测试,现在每月稳定供货2万片,故障率压至0.5%。随着800V高压平台普及,PCB耐温要求还会提升,我们正调试氮化铝陶瓷基板工艺,目标突破250℃耐受度。对PCB行业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迭代,从来都是用实测数据说话的升级机遇。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