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封装基板国产化再添 “助推器”,CPCA 新规破解高端材料卡脖子

2025
10/28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国内封装载板自给率不足15%的尴尬局面,即将因CPCA三项新规迎来转机。其中《封装基板用积层绝缘膜》标准的出台,首次明确了高端封装所需的低介电、低膨胀材料指标,为国产材料替代进口铺平了道路,与工信部的专项扶持形成政策与标准的“双重合力”。

 

封装基板是芯片与PCB之间的“桥梁”,而积层绝缘膜则是这座桥梁的“核心建材”。在CPUGPU等高性能芯片封装中,绝缘膜的介电常数直接影响信号传输速度 ——国际巨头的产品介电常数可低至2.8,而国内此前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材料企业研发方向混乱,高端产品几乎全依赖进口。新规明确要求介电常数≤3.0、热膨胀系数≤18ppm/℃,精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

 

标准的价值更体现在产业链协同上。封装基板生产涉及材料、设备、工艺等多个环节,此前因材料指标不明确,基板企业与材料供应商的适配测试往往耗时半年以上。新规出台后,材料企业可直接按标准研发生产,基板企业的验证周期有望缩短至2个月。结合工信部对12英寸载板的专项扶持,预计未来3年国内封装载板自给率将提升至30%,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显著降低,这正是标准引领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