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PCB 内层缺陷怎么判定?IPC 要求科普

2025
10/17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PCB 内层在压合前需进行严格检验,主要缺陷类型及 IPC 判定依据如下:

 

线路缺陷

依据 IPC-A-600 IPC-6012 

· 开路/短路:绝对不允许

· 线宽/线距偏差:通常允许±20%,高精度板要求更严

· 缺口与毛刺:缺口不超过线宽30%,毛刺不超出线宽20%

· 针孔/点蚀:不导致线宽减少超过30%可接受

 

基材与铜箔结合 

· 分层:内层任何分层均为拒收

· 粉红圈:即氧化导致的铜与基材分离,轻微可接受,但须控制扩散

· 铜箔皱折:高频板尤其关注,皱折导致阻抗变化大时不允收

 

对准度 

· 层间对准偏差:通常要求盲埋孔盘宽单边不小于50μm(依层级而定)

· 焊盘环宽不足:导通孔焊盘环宽小于规定值(如75μm)时影响可靠性

 

表面状况 

· 氧化:轻微氧化可通过微蚀处理,严重氧化导致结合力下降拒收

· 划伤:划伤深度超过铜厚30%可能断裂

 

内层检验通常在 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中进行,设定判据时需结合 IPC 标准与客户特殊要求。此外,IPC-6012 对内层绝缘电阻、热应力后的状态也有明确规定,需抽样进行可靠性测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