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埋容埋阻会不会增加成本?值不值得?

2025
09/13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很多人听到“埋容埋阻”,第一反应就是贵。确实,它的材料、工艺和检测成本都比常规多层板高。但值不值得,还真得看应用。

 

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家做高端通信设备的客户,在核心板上尝试把部分去耦电容改为埋容。原本方案里,光是处理器周边就需要上百颗小电容,占了不少布板空间。最终他们替换了大约40%的小容量电容,结果是:

 

制造成本确实上升了

单板成本增加了接近20%,主要是材料费和加工费。埋容层需要特殊介质薄膜,压合和检测环节也更复杂。

 

贴装成本下降

器件数量减少了几十颗,SMT贴装节拍缩短,良率提升。因为每个贴片环节都有潜在缺陷点,少一些就是降低风险。

 

产品性能提升

高速信号的电源噪声更稳定,寄生电感下降,整机EMI表现更好。客户在系统级测试中明显感觉到“更稳”。

 

最终算账

虽然单块PCB贵了,但整机返修率下降,装配效率上升,可靠性提升。对于高端通信设备这种动辄几千上万块的产品,额外的成本被性能和可靠性收益抵消,甚至可以说划算。

 

再看一个对比案例。某消费类产品团队也想尝试埋容,希望让板子更薄。但他们的产品售价有限,对BOM成本极为敏感。结果发现:板子成本增加的幅度,远超贴装器件省下的钱。最终,他们放弃了埋容,转而优化布局来解决问题。

 

如果是高端通信、服务器、航空航天这种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它的性价比是正向的;但在消费类产品里,大多数时候还不划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