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信赖的PCB&PCBA制造服务平台

捷多邦工艺讨论:埋嵌铜块加工到底难不难

2025
09/03
本篇文章来自
捷多邦

为什么说“难”

埋嵌铜块看似是一个“开槽+放铜块+压合”的过程,但实际上它涉及多道精密工艺,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好,都会带来可靠性风险。

 

槽位加工精度

槽位必须与铜块长宽高度高度匹配。

加工公差过大 → 铜块松动;过小 → 嵌不进去。

尤其在高多层板中,槽位加工需兼顾深度与平整度,这是常见难点。

铜块厚度与表面处理

铜块厚度需与板厚保持一致,否则会造成压合不平或器件焊接面翘起。

铜块通常要经过沉铜或镀镍金工艺,表面层厚度会改变实际尺寸,这需要前期设计时就做补偿。

 

树脂填充与压合

嵌铜块的间隙需要树脂完全填充,否则会形成空隙。

树脂流动性不足或压合温度不当,都会造成结合不实、气泡、分层。

压合后如何保证铜块与基材之间无微裂纹,是工艺难点之一。

 

热膨胀匹配问题

铜与FR4基材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大,在回流焊时容易产生应力。

如果前期压合工艺没处理好,后续高温环境下会表现为翘板、裂纹。

为什么说“并非不可控”

虽然难点很多,但通过工艺优化和经验积累,埋嵌铜块已经可以稳定实现量产。关键在于:

设计阶段:合理选择铜块尺寸、厚度与分布,避免非对称结构。

制造阶段:采用高精度CNC开槽、真空压合工艺,减少气隙。

检测阶段:通过X-ray、切片、热阻测试验证,及时发现潜在缺陷。

一些厂商还会引入DFM协同,在设计初期就与工艺工程师沟通,从而降低后续的加工风险。

 

埋嵌铜块加工并不是“不可能的难题”,而是高精度要求+多工艺配合下的复杂工序。如果设计合理、工艺受控,它完全可以实现可靠的大批量生产。相反,如果忽视细节,它就会成为可靠性隐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