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到卫星:沉金工艺在高端电子中的应用
如果你拆过高端电子产品(比如旗舰手机、服务器主板或者军工级设备),大概率会发现它们的PCB表面有一层金灿灿的镀层——这就是沉金板。
为什么高端电路板都爱用沉金?它比普通喷锡(HASL)或者OSP(有机保护膜)贵不少,但工程师们还是愿意为它买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沉金板的优势、技术难点,以及它到底值不值得这个价钱。
1. 沉金板是什么?
沉金板的全称是化学镍金工艺,它的结构分为两层:
化学镍层:厚度通常3-5μm,提供良好的焊接性和导电性。
浸金层:厚度0.05-0.1μm,主要作用是防氧化,保护镍层不被腐蚀。
和传统喷锡不同,沉金是化学沉积工艺,不需要高温熔锡,因此对PCB的平整度和精细度更友好。
2. 为什么高端PCB都选沉金
(1)超平整表面,适合高密度元件
喷锡工艺会形成锡瘤,导致BGA、QFN等精细封装焊接不良。
沉金板表面几乎完全平整,适合0.4mm间距以下的BGA和微型贴片元件。
(2)抗氧化性强,存储寿命长
OSP在空气中几个月就会氧化,而沉金板的金层可以保存1-2年仍保持良好的可焊性。
这对军工、医疗等长周期产品至关重要。
(3)更适合高频信号
金的导电性比锡更好,高频信号损耗更低(尤其是毫米波、5G射频电路)。
沉金板的表面粗糙度更小,能减少趋肤效应带来的损耗。
(4)兼容金线键合
(5)很多芯片封装(如COB)需要直接在PCB上打金线,沉金是少数能支持键合工艺的表面处理方式。
3. 沉金板的挑战:黑盘问题
沉金工艺虽好,但有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黑盘。
什么是黑盘?
在焊接时,镍层和金层之间可能发生腐蚀,导致焊盘发黑、焊接强度下降,甚至脱落。
根本原因:金层太薄,镀液中的磷含量控制不当,或者镍层氧化未被完全清除。
如何避免黑盘?
严格控制镀液参数(磷含量控制在7-9%)。
增加金层厚度(但成本会上升)。
采用替代工艺,如ENEPIG(化学镍钯金),但成本更高。
预算充足+高可靠性需求?选沉金。
只想省钱+对平整度要求不高?选喷锡或OSP。
需要金手指或超高频?考虑硬金(Hard Gold)。
5. 行业趋势:沉金会被取代吗?
目前,沉金仍然是高端PCB的主流选择,但一些新工艺正在挑战它的地位:
化学镍钯金:比沉金更耐腐蚀,但成本更高,主要用于航天、军工。
沉银:成本低、可焊性好,但易硫化发黑,存储时间短。
抗氧化铜(OSP+):新一代OSP工艺,抗氧化能力提升,但尚未完全替代沉金。
短期内,沉金仍是高可靠性PCB的首选,但随着5G、AI芯片对高频高速信号的需求增长,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优化方案出现。